“創”出動力“幫”出合力“服”出活力“惠”及民生
我省“雙創雙服”催生新突破帶來新實惠
今年6月3日,省委書記王東峰在到自己包聯的中電科淶水電子科技園和長城汽車調研時強調,要切實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排憂解難,著力增加有效投資,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8月5日,省長許勤就“雙創雙服”等工作在石家莊調研時指出,要把企業困難和需求作為服務重點,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當好企業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服務員”。
聚焦創新創業和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我省認真實施20項民心工程,大力優化投資發展和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創”出動力,創新創業邁出新步伐
近日,在棗強縣的衡水創新港展廳內,墻上的一幅裝飾畫讓人感到熱氣撲面而來——這是衡水綠能嘉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研發的“取暖畫”。該公司總經理石偉表示,公司落戶衡水,除了看中這里的地理優勢,更被這里的營商環境所吸引。
“衡水圍繞項目前期跑辦、推進建設、竣工投產三個環節,全面對營商環境進行優化。”衡水市“雙創雙服”活動辦副主任石占賢介紹,“我市統籌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強化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企業、創新產業支撐,重點打造了衡水科技谷、衡水創新港、衡水科創中心三個科技創新平臺。”通過這些舉措,該市建立了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的互動機制,推動科技成果更多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本地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
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目前,全省80%的縣建立了孵化器或眾創空間,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500家,總數達到5.8萬家。省人社廳、工信廳、發改委分別確定了重點扶持的271家創業就業孵化基地、210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25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和24家國家、省級雙創示范基地。
“幫”出合力,重點項目實現新突破
今年5月17日,總投資280億元的第6代AMOLED新型顯示面板及模組項目生產線在廊坊市正式啟動。項目從洽談到開工僅用3個月完成,成為廊坊市有史以來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服務效率優、建設速度快的單體產業項目,創造了“廊坊速度、廊坊效率”。同時,總投資324億元的京東電子商務產業集群也正在廊坊市加緊建設,該市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保稅基地“5·18”部分已投入運營,成為國內智能化程度高、規模大、銷售額千億元級的智能電商產業運營基地。今年1-5月,廊坊市38項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2.6億元,占年計劃的80.7%。
廊坊市以實施大項目領導分包為重點,全程服務項目建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對38個省重點項目由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分包,對64個市重點項目由市四套班子領導分包,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聯絡員,提高服務項目效率。
據了解,我省開展“雙創雙服”工作以來,精準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通過包聯幫扶、“互聯網+”幫扶、政策幫扶、項目幫扶等方式不斷實現新突破。
“服”出活力,營商環境實現新優化
“‘雙創雙服’活動開展以來,包聯領導多次到公司協調解決廠區周邊綠化、內外道路硬化等問題。近,就深圳某集團拖欠我公司貨款一事,政府領導積極協調,事情取得了積極進展。”營商環境的改善讓邢臺市納科諾爾精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剛豎起大拇指。
“在推進‘雙創雙服’活動工作中,邢臺以‘兩不見面’改革為切入點、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切實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打造優營商環境。”邢臺市發改委主任興連根介紹,“兩不見面”是指市場主體、項目單位不與職能部門見面,不與征地、拆遷等相關方見面,項目手續由政府部門全程代辦。自3月初試點實行以來,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7月以來,“兩不見面”開始在邢臺市全面推廣。
省工商局出臺《關于大力支持和服務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簡化市場準入、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市場監管、加強消費維權、落實作風建設等五個方面提出了27條具體措施,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惠”及民生,服務民生取得新成效
“邯鄲市第三醫院是邯鄲市唯一一所公立五官科專科醫院。醫院建筑面積不到2萬平方米,年門診量卻接近40萬人次,空間狹小,患者擁堵成了常態。”邯鄲市第三醫院院長韓偉介紹,為了方便患者就醫,院方將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平臺與醫院HIS系統進行無縫連接,患者不僅能在收費窗口使用微信、支付寶支付繳費,還可以在手機上實現掛號、分時就診、門診住院繳費、智能分診、就診引導、醫院導航,甚至還實現了在手機上查詢歷次就診信息、費用明細、檢查檢驗報告單等功能。據了解,近幾個月來,在該院使用微信、支付寶付款就診的患者占比約20%左右,有效改善了高峰期患者擁擠的現象,縮短了患者就醫時間。
通過深入推進“雙創雙服”服務民生,邯鄲市只是我省的一個縮影。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省“雙創雙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黨曉龍介紹,目前,我省20項民心工程均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中小學校舍提升工程已開工建設59萬平方米,主體完工23萬平方米;學前教育普及工程提前下達的專項資金9.08億元已全部下撥到位;職業教育就業培訓工程確定的培訓機構569家,已完成培訓12.4萬人;確定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試點學校20所,已完成招生5644人。截至5月底,全省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2.9億元(含國家鐵路),同比增長25.5%,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127.9億元,同比增長91.2%。食品藥品安全工程,出臺了“食藥安全誠信河北”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風險集中排查整治百日行動,全省共查處各類食藥違法違規案件5693件,行政處罰3534.78萬元,搗毀制假窩點8個,責令停產停業企業117家。公共文化服務工程,下達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免費開放資金2億多元,舉辦各類文藝培訓班1429期,開展“六進”演出5000多場。其他各項民心工程也都在積極有序推進。